1 |
壹、前言
自民國 89 年制定公布信託業法以來,在全體信託業者共同努力下,
信託財產總規模由 89 年的新臺幣(以下同)4,560 億元,大幅成長
至 113 年 9 月底的 17.83 兆元,信託機制已成為國人重要的財
產管理制度。
信託業務蓬勃發展的同時,國國社會也面臨人口結構快速老化,金融
監督管理委員會(下稱金管會)採行相關因應措施,自 104 年度起
,將鼓勵信託業者發展安養信託業務納為重要推動政策之一,截至
113 年 9 月底,已經有 28 家信託業者提供安養信託商品、累計受
益人人數 179,786 人、累計信託財產本金 1,288 億元,較 104
年底之 19 家、863 人及 42 億元,顯著成長,信託業肩負社會責任
,已逐步發展因應高齡社會所需的多元信託商品,民眾利用信託規劃
照護自己、照顧遺族的觀念日益普及。
另一方面,為引導信託業因應社會經濟發展情形,提供為客戶量身訂
做之全方位信託服務,金管會自 109 年 9 月起推動「信託 2.0
計畫」,四年多來,在銀行組織調整、信託法規與政策鬆綁、人才深
耕培育及信託商品創新方面已有相當成果,為國國信託業務順應高齡
化潮流的長期發展方向奠定良好基礎。
信託運作極富彈性,依信託目的不同,可以達成財產管理、經濟安全
、事務處理、社會公益等功能,觀察目前整體信託業務發展,仍存在
偏重理財信託的現象,安養信託等滿足民眾實際需要的商品,亦須持
續開發及推廣。因應國國將於 114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以及社會經
濟環境快速變遷,信託業須持續關注社會脈動及所帶來的影響,思考
如何因應並提前訂定未來發展策略,以營造信託業與社會大眾互利雙
贏的環境,爰訂定本藍圖,提供國國信託業長期經營之業務方針,並
持續鼓勵信託業充實信託服務功能,滿足社會多元發展需求,期能實
現創新、普惠、永續的目標。 |